2012年5月22日-2012年5月25日,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风险与保险研究分会黄宏伟理事长、张洁理事赴狮城新加坡参加了第五届亚太地区结构安全及可靠度大会(APSSRA2012)。APSSRA会议是关于结构安全和可靠度的重要国际系列学术会议,每四年召开一次,曾先后在东京(1995.11)、台北(1999.2)、首尔(2004.8)、香港(2008.6)等地召开。
本次会议由新加坡国立大学主办,大会主席为新加坡岩土协会主席、Georisk杂志主编、土木与环境工程系首席教授Kok-Kwang Phoon。参会代表主要来自20多个环太平洋及亚洲国家,包括部分欧洲国家,共200余人。本次会议的主题为“Sustainable Civil Infrastructures-Hazards, Risk, Uncertainty”,会议议题主要包括:Bayesian methods, Climate change, Codified desig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Fuzzy and interval analysis,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Hazards, Imprecise probability, Life cycle analysis, Offshore and marine structures, Optimization under uncertainty,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 Robust design, Simulation methods, Smart structures and novel materials, Stochastic mechanics,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identification, System reliability, Uncertainty analysis等。会议上,黄宏伟理事长及张洁理事做了“Performance of Subset Simulation Applied to a Simple System Reliability Problem”,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Shield Tunnel Segment Joints”,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Shield Tunnel in Two-Layered Ground”, “Evaluating Collapse Probability of Mountain Tunnels”等学术报告,分享了他们在结构可靠度和工程风险方面的研究成果。
本次会议的一个重要活动是纪念已故国际知名岩土工程可靠度及安全专家邓汉忠(Wilson H. Tang)教授。与会期间,与会代表们一起对邓教授的离世进行了深深的哀悼。邓汉忠教授生前好友、美国科学院院士洪华生教授主持了专门为纪念邓汉忠教授而举办的特别分会。分会中,邓汉忠教授生前的三位学生(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Gilbert 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Haldar教授、土耳其中东科技大学Yucemen教授)以及三位同事和好友(香港科技大学的张利民教授、汤有光教授以及同济大学黄宏伟教授)分别在特别分会上做了学术报告,并和大家一起对邓教授进行追思和悼念。
为永远铭记邓汉忠教授,本次大会还专门设立了邓汉忠最佳论文奖(Wilson H. Tang Best Paper Award)。经过各分会主席的推荐和专业委员会评审,来自香港城市大学的王宇博士以其优秀论文《A Novel Approach to Sensitivity Study in Monte Carlo Simulation》成为第一届邓汉忠最佳论文奖获得者。
另外,此次会议中,同济大学成功争取到了下一届APSSRA会议(APSSRA2016)的主办权。
附录:邓汉忠教授简介
邓汉忠教授出生于香港,高中毕业于香港喇沙书院,之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分别获得学士(1966)和硕士学位(1967),并于1969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任教27年之后,邓汉忠教授于1996年前往香港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担任讲座教授和系主任。在他的带领下,香港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迅速发展为亚洲最优秀的土木工程系之一。邓汉忠教授热爱他的学生,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和香港科技大学培养和指导了许多研究生和年轻教师。邓汉忠教授于2009年退休,但仍然活跃在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各领域。2010年,邓汉忠教授应邀担任同济大学光华讲座教授。
邓汉忠教授在土木工程安全和可靠度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在土木工程尤其是岩土工程领域开拓和建立基于可靠度理论的风险分析和设计方法方面起到了领袖作用。邓汉忠教授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其与洪华生教授合写的课本《Probability Concepts in Engineering Planning & Design》被世界上多所顶尖高校采用为本科生教材,已翻译为5种不同语言。在其专业领域内,邓汉忠教授领导了多个国际、本地专业学会以及政府委员会。他获得的重要荣誉和奖励包括: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State of the Art award, 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杰出会员, 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T.K. Hsieh Award, 美国离岸能源中心“殿堂级技术拓荒者”,古根海姆基金会的Guggenheim fellow, Harza 最佳论文奖, 以及中国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还是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和副院长,及多个知名大学的荣誉教授。
邓汉忠教授是改革开放后最早访问中国大陆、促进中美学术交流的美国华人学者之一。邓汉忠曾推荐多名中国大陆学生前往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等高校学习深造。邓汉忠教授指导的博士和博士后在国内多个著名高校任教,继续传播岩土工程可靠度理论的知识、推动岩土工程可靠度理论的发展。
2009年,国际岩土工程安全与风险大会(ISGSR)决定在当年和以后的系列会议中设立“邓汉忠讲座”,以表彰邓汉忠教授在岩土工程可靠度和风险分析领域作出的卓越贡献。
邓汉忠教授于2012年1月5日在芝加哥在家人的陪伴下与世长辞,享年6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