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2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同济大学承办的第259期东方科技论坛“城市地铁隧道结构病害快速检测与健康评估”在上海顺利召开。会议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同济大学黄宏伟教授与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王如路教授级高工作为执行主席,共邀请了包括两位执行主席以及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主任津野究研究员、南京大学地下空间与地质环境研究所所长李晓昭教授、同济大学机械学院周奇才教授、西南交通大学漆泰岳教授、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书明教授级高工、北京中盛恒信工程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晓军高工、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主任齐法琳副研究员、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李志鹏副教授在内的10位专家,分别从现有地铁隧道结构病害调查技术、最新病害检测设备、病害图像处理技术、病害检测类型与指标以及隧道结构健康评估方法等方面,做了精彩的报告。与会的有来自上海土木工程学会、地铁公司、高校及设计研究等单位的50余位专家、学者。本次论坛的召开,吸引了包括新民晚报、中国科学报及东方广播网等在内的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报道。
本次论坛针对城市地铁隧道结构病害快速检测与健康评估的主题,组织了包括地铁隧道病害检测现状,隧道裂缝及渗漏水病害无损检测方法,地铁隧道沉降变形监测与控制以及病害图像处理方法等多个专题的报告及讨论。
其中王如路总工作了题为“上海轨道交通隧道病害检测技术与分析”的报告,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津野 究研究员作了题为“地铁隧道的养护管理现状以及调查技术”的报告,对日本地铁隧道病害检测及养护发展做了系统介绍,并重点指出了日本在隧道病害检测与评估方面的发展趋势;黄宏伟教授作了题为“基于机器视觉的快速隧道结构病害检测系统”的报告,漆泰岳教授作了题为“高铁隧道结构病害快速检测方法探讨”的报告,北京中盛恒信工程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吴晓军总经理作了题为“北京地铁隧道综合检测技术的应用及展望”的报告,对我国在针对地铁及铁路隧道裂缝与渗漏水病害无损检测方向的进展进行了汇报;北京城建集团周书明副总经理作了题为“地铁混凝土结构的脱空危害与检测方法”的报告,周奇才教授作了题为“基于影像技术的地铁隧道沉降变形实时监测系统”的报告,铁科院齐法琳主任作了题为“铁路隧道状态检查车的研制及应用”的报告,李晓昭教授与浙江泰乐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陆毅总经理联合作了题为“隧道雷达扫描技术与沉降变形分析控制”的报告, 针对隧道脱空,沉降,断面变形等无损检测新技术做了介绍;李志鹏副教授作了题为“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隧道渗漏水病害检测关键技术研究”的报告,对病害图像的数字图像处理算法研究及优化研究进行了介绍与展示。
报告过程中,各位专家及参会者对报告中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思想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隧道病害检测这一问题交换了看法。报告环节结束后,针对地铁隧道结构健康评估参数与指标的确定;地铁隧道结构健康病害快速检测理论、方法及设备;地铁隧道结构病害图像扫描技术;病害图像的处理方法及优化;地铁隧道结构健康大数据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开放式讨论与技术交流。通过本次论坛的报告与讨论,展望了地铁隧道结构病害检测与评估的新技术、新理论,把握了发展方向,明确了关键理论与核心技术,为城市地铁隧道安全运营提供保障。
第259期东方科技论坛“城市地铁隧道结构病害快速检测与健康评估”在一日紧凑的专家报告和与会人员的热烈讨论中胜利闭幕,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